
鳥友們都知道,杉林溪狀元紅結紅果實的時候,就是鳥紅的時候,我每年10月的時候常常會來此走一遭,杉林溪主要的鳥種是噪眉科、山雀科等可愛山鳥,而且是山鳥保證班,每次來都會有所收穫的。
2020-11-11 共30張
鹿港身為清領時期的三大港口之一,當時的商業活動及人文發展的盛況,使得鹿港有許多的古蹟遺址,可以讓我們現代人來回味;而鹿港古蹟最密集的地方,就是在「鹿港古蹟保存區」這一帶,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這古老的市街、紅磚建築的店屋,這裡每逢假日必定人滿為患,所以想要一睹寧靜的鹿港古街區,那就早點來吧(2018/08/18攝)
2018-09-15 共28張
來過鹿港的人都知道,鹿港有許多彎曲狹隘的小巷弄,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九曲巷」,「九曲巷」真正的街名是金盛巷,巷裡還有知名的「十宜樓」及「鹿港意樓」,名字都是相當的饒富文學氣息,我來鹿港不少次了,一直到今天終於才來走走這一條曲折的巷弄(2018/08/18攝)。
2018-09-11 共18張
在頭前溪中游的攔河堰,有幾排方塊狀消波塊整齊的排列著,當下雨過後、水量增加之時,溪水會從消波塊上方滑過,再搭配慢速快門,就會拍成美輪美奐的豆腐湯,所以在一傳十、十傳百後,頭前溪豆腐岩已經變成知名的打卡景點,也變成了攝影人的芭樂點(2018/09/09攝)
2018-09-09 共10張
在鹿港古蹟保存區裡漫步,若是要尋訪古蹟建築,那絕對可以發現許多寶藏的,我在漫步後車巷時,這一棟與眾不同的建築「鶴棲別墅」吸引我的注意(2018/08/18攝)。
2018-09-08 共15張
全台奉祀媽祖的寺廟何其多,但是官方正式興建的媽祖官廟,只有這一座位於鹿港古蹟保存區埔頭街的鹿港新祖宮(敕建天后宮),既然我今天是來老街區尋古探訪的,當然就一定要進來參訪一下(2018/08/18攝)。
2018-09-05 共24張
城市三俠(麻雀、白頭翁、綠繡眼)是台灣最普遍的鳥類,其中又以綠繡眼最為吸睛,所以在鳥荒季節時,綠繡眼花鳥圖就變得很熱門(2018/09/02攝)。
2018-09-03 共20張
在有埤塘的地方,就有機會拍到小鷿鷈,所以在「千埤之鄉」的桃園,機會就很大;我這次拍小鷿鷈的地點是在龍潭的三坑自然生態公園,那裏是一處相當優美的埤塘,也是一處受歡迎的休憩景點(2018/09/01攝)
2018-09-02 共18張
鹿港昔日的隘門數量多達57個,但大多在日治時期因市街改正時遭到被拆除的命運,而目前僅剩下古蹟保存區裡的後車巷隘門,所以眼前這一座隘門可是相當珍貴的(2018/08/18攝)。
2018-08-28 共6張
鹿港公會堂,坐落於熱鬧的鹿港老街之中,在周遭都是傳統街屋及古蹟寺廟之中,西式會堂的建築,顯得相當的與眾不同,而鹿港身為清領時期的三大港口之一,在熱鬧的港口區裡,也的確該有一處民眾的集會場所,提供民眾服務及活動之用(2018/08/18攝)。
2018-08-26 共12張
鹿港在清嘉慶年間,已有八個行郊(「郊」即今日的商業公會),而身為八郊之首的日茂行,又稱「日廟」,為泉郊中最大的商行,自清乾隆年間至清道光20年(1840年)為鹿港的首富,而後隨著鹿港河道淤塞影響船運業務,最後終於歸於平淡,佇立在尋常巷弄之中(2018/08/18攝)。
2018-08-23 共12張
也只有在清晨時光,鹿港老街才能夠顯得如此的寧靜,在鹿港蹟保存區的埔頭街,坐落著一棟狹長的街屋型廟宇,廟宇建築只有一般店屋的寬度,很容易被人錯過,廟宇的承重牆上特別記載著1772年創建,表達出這是一處歷史相當悠久的古剎,它就是「鹿港南靖宮」(2018/08/18攝)。
2018-08-21 共12張
台北到宜蘭怎麼走最近?我想應該是輕鬆騎個鐵馬,穿越舊草嶺隧道最近吧,好,今天就來騎騎看吧,我帶著家人,直奔舊草嶺隧道的入口處,入口處有個小型停車場,還好今天非假日,所以還算好停車,現在我就開始來個鐵馬過山洞之旅吧(2018/08/17攝)
2018-08-19 共32張
我對番仔澳最深的印象就是象鼻岩,至於酋長岩公園是最近才知道的,我今天來此的目的是拍鳥,酋長岩公園的入口處,就在海巡署深澳安檢所旁邊,早一點來的話,入口處就可以找到停車位(2018/08/12攝)。
2018-08-15 共2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