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9鄉裡的第078民雄來到大林又返回雲林縣的斗南-斗六-林內回竹山穿梭21個鄉鎮真是繞了好大一圈大林昔作大莆林街,因開墾初期一帶為廣大森林地帶故得名
2008-01-14 共2張
319鄉裡的第077水上穿越嘉義市來到民雄。
民雄舊稱為「打貓」,地名是原來當地洪雅族打貓社的舊址,民國九年時,將其改為音近似日語之「民雄」,沿用至今。
2008-01-14 共5張
319鄉裡的第075朴子移動到太保王得祿於林爽文之役,募勇隨總兵柴大紀收復諸羅,清廷授予千總。嘉慶年間平定蔡牽之亂有功,詔任浙江提督。道光二二年(西元一八二二年)以病乞回鄉,十八年加太子太保銜,里人將原溝尾庄改稱太保庄。
2008-01-13 共2張
319鄉裡的第073水林之後到北港越縣來到嘉義縣的六腳鄉六腳原名「六家佃」,相傳明永曆八年(一六四五)閩漳龍溪縣人陳士政等人招佃農六家戶人入墾,「家」臺語與「腳」相似,附近居民遂以「六腳佃」相稱。後來則改稱為『六腳』。
2008-01-13 共2張
319鄉裡的第072四湖之後來到水林。水林原稱為「水燦林」民國九年才改為今稱。該地昔為一大潟湖,陸化後多沼澤,因沼澤內水漆茂生,故有此稱
2008-01-13 共2張
319鄉裡的第071台西之後南下四湖「四湖」地名之由來,乃是由於往昔之聚落沿著境內的四個池沼而建立。該池沼係往昔潟湖陸化後之遺跡,已經萎縮成淡水的池塘。
2008-01-13 共2張
319鄉裡的第070東勢之後來到台西。
台西原稱為「海口厝」,因為地當舊虎尾溪之出海口,故有此稱。光復後,以其位於台灣島之西邊,改稱為「臺西」。
2008-01-13 共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