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天(931027):秋田縣秋田view大飯店--青森縣十和田湖休屋---搭船遊十和田湖至子之口--奧入瀨溪7.2公里散策--夜宿岩手縣八幡平皇家大飯店
2005-07-14 共106張
第六天(931029):岩手縣花卷釜淵瀑布--花卷溫泉朝市--宮城縣松島灣搭船看260小島及海鷗覓食--雄島--仙台空港搭機往大阪--夜逛道頓堀心齋橋--夜宿大阪麗嘉皇家大飯店
2005-07-18 共95張
滕王閣乃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于唐永徽四年(西元653)任洪洲都睿時所建,後因初唐四傑之一王勃所作的《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歷代滕王閣叠毀叠興達28次之多,今閣爲1989年29次重建,座落在南昌沿江大道北段,贛江與撫河交彙處,台高12米,淨高57.5米,共九層,南北配有回廊連接著兩個輔亭,建築面積簷斗拱綺戶,宮燈高懸,書畫滿堂,再現了王勃序文中的雄偉氣勢和高雅意境。閣內還設有神奇宮、歷代滕王閣模型、十二生肖圖和歌舞廳、茶社、酒家、購物中心等設施。
2005-11-10 共40張
“美廬”由英國人蘭諾茲勳爵始建於1903年,1922年轉給巴莉女士,1934年巴莉女士轉贈給宋美齡。
綠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爲石木結構,主樓爲兩層,附樓爲一層,建築物僅占整個庭園10%,因而庭園顯得特別寬敞,以遵循自然風貌、不著意人工修飾,重「因形就勢」的精心佈置,充分體現19世紀末產生的“花園城市”的美麗構想。
“美廬”,曾作爲蔣介石的夏都官邸,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其後毛澤東、江青、江澤民、朱鎔基等人亦曾下榻於此,因此廬山之一怪所說「國共兩黨住一塊」即是指“美廬”。
2005-11-11 共20張
三疊泉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故名「三疊泉」。自古以來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素有「匡廬瀑布,首推三疊」,「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溪水分三疊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每疊瀑布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傾而下;二疊彎曲,高約50米,「飄者如雪、斷者如霧、掛者如簾」;三疊最長最闊,如洪流傾出,浩浩蕩蕩,巨響轟隆,如玉龍直入潭中,飛瀑跌落處,激起滾滾波濤 浪花四濺。
由遊覽車停車處,步行至纜車搭乘處,搭纜車6分鐘後,開始下坡走1420階梯至三疊泉觀瀑,之後再循原階梯回程 。
2005-11-11 共28張
花徑公園是一處山中花園,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曾來廬山遊覽。
當時正值暮春,此處桃花仍盛開,白居易驚嘆不已,寫下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千古絕唱。後人稱此地為「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景白亭」。
1930年白居易題寫的“花徑”二字刻石在此被挖掘出來,1931年漢陽人李拙翁募資興建花徑亭、景白亭、石牌坊,成為廬山一處人文景觀,現此處擴建為花徑公園。
2005-11-11 共17張
錦繡谷位於花徑公園西側,如琴湖大壩下。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季冰河作用,這塊面向西南的山間凹地,經過冰川的反覆刻切,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峭壁上石刻遍佈。其三面環山,唯西北豁然開朗,景區由天橋、錦繡谷棧道、訪仙路等點組成。
仙人洞是位於錦繡谷南端的「佛手岩」下,相傳是呂洞賓修仙之地。洞高、深各約10米,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每當雲霧繚繞之時,洞內仙氣飄飄,令人神往。
2005-11-11 共26張
景德鎮古窯瓷廠集傳統工藝特産、古代建築和旅遊觀光爲一體,是我國目前唯一全部採用傳統制瓷工藝,配以明代作坊建築,並以園林式佈局構成的一個專業製作高檔仿古陳列瓷的文博事業單位。廠內有6組古坯房,爲十分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建築實例。廠內還有一座明式鎮窯,實屬我國窯爐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
古窯瓷廠再現了明、清時期燒造皇宮用瓷的禦器廠。這裏集中保留了古代制瓷工藝,是明、清時期製造皇宮用瓷的禦用廠的再現。還可參觀古代坯房、鎮室(即柴室)等。
2005-11-12 共22張
珠山自古就是景德鎮的象徵。
建在珠山之巔的"龍珠閣",自唐代興建以來,幾經興毀。現在重修的龍珠閣紅牆黃瓦,重簷飛翹,秀麗端莊,氣勢恢宏。明、清王朝曾在此設立禦窯廠,並派督陶官坐鎮,監造皇宮用瓷。該閣遂成爲禦窯廠的代表性建築,後逐漸衍化成景德鎮的標誌性建築。
閣內陳列了明清官窯復原模型,以及被評爲全國十大文物精品系列展的明極盛時期出土官窯瓷器展。
2005-11-13 共2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