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爲美味的蘑菇,在民間享有盛譽,有一種特別的鮮美味道(也有人認為不好吃)。蜜環菌中的「蜜」指菌體常呈蜜黃色,「環」指菌柄上具有菌環,為大多數蜜環菌種類的特徵,全球分布,屬於小皮傘科,偶見木棲腐生或木棲寄生。黑色菌素生長於春、秋天的低中海拔林區,數天生,肉質軟韌,菌蓋2cm~8cm寬,全株可食,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2018-01-17 共16張
2018-01-15 共14張
2018-01-15 共19張
蚰蜒(Scutigera coleoptrata)屬於蚰蜒目、蚰蜒科,別名草鞋蟲,原產於地中海,現已分佈全世界,隱身於人類居住環境中,也常在野外大石頭下、石鏠、木材堆、植物鏠隙中發現。體長約3-6公分,身體黃灰色或深褐色,具三條黃色縱向條紋或縱列黃色斑塊,有15對步足,後肢比前肢長,利於靈活移動;顎足有弱毒性毒腺,開口於爪端。夜行性生物,喜歡濕冷的環境,以蜘蛛、臭蟲、白蟻、蟑螂、蠹魚、螞蟻和其它居家節肢動物為食。春季產卵,平均可產下63個卵,初生蚰蜒僅四對步足,在第一次蛻皮後會增加一對步足,此後每次脫皮都會增加兩對步足。
2018-01-15 共10張
2017-07-17 共24張
長腳大織蛾 Ashinaga longimana Matsumura, 1929 在織蛾科屬於中大型,身體褐色,翅型狹長,前翅有2條黑色縱帶,近末端分岔,停棲時後腳細長,向後伸擺,長約身體的2倍。長腳大織蛾被歸類於織蛾科的單種屬,目前全世界僅紀錄長腳大織蛾(A. longimana)一種。過去被認為是台灣特有種,但是根據Lvovsky 於2008年的研究,泰國也產有此種織蛾。由於其巨大且奇特的外型,該種一開始被歸類為是一個獨立的科,後來多位學者將之置放於織蛾科中。6/2日爆雨過後,有幸於竹子湖流蘇樹葉面上首次見是到這種稀有而奇特的蛾。
2017-06-16 共6張
2017-03-21 共7張
2017-03-20 共26張
烏心石是台灣闊葉五木之一,闊葉五木指五種木材優良而珍貴的闊葉樹種,依據林務局的官方網站,指的是:烏心石、牛樟、台灣櫸、台灣檫樹和毛柿。烏心石廣泛分部於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林,樹冠濃蔭,四季長青,樹性強健,抗病蟲力強,為一優良之庭園樹、行道樹與造林樹種。常綠大喬木,高可達20m,徑約1m;花像是縮小型的玉蘭花,香味也較為清淡而宜人,木蘭科、烏心石屬,烏心石別名鱸鰻,其樹皮斑紋很像鱸鰻的皮紋。烏心石材質細密,木理均勻,起刀時不容易產生碎屑,所以製成砧板最受歡迎。
2017-01-21 共18張
2017-01-06 共20張
華鳳ㄚ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鳳尾蕨科、鳳ㄚ蕨屬,台灣原生種,見於全島中海拔山區 1,000~2,300 公尺林下遮蔭處,地生,根莖匍匐狀,葉遠生,葉柄長20~40公分,葉片卵形,長25~60公分,寬20~45公分,二回羽狀複葉,細鋸齒葉緣,葉脈明顯,側脈二叉分歧,小脈相互平行。孢子囊沿葉脈生長,無孢膜。
2016-11-09 共23張
2016-11-03 共13張
2016-11-24 共25張
2016-10-29 共1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