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最早稱為『打狗川』,高雄因平埔族的馬卡道族的刺竹文化而稱打狗;在日據時期,日人嫌打狗名字不雅,於1920年將打狗更名為高雄,1924年升格為高雄市,故稱愛河為『高雄川』;自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車全線通車後,日本政府開始以三期的築港計畫,所以當地人又稱『高雄運河』。台灣光復後政府將運河兩岸闢為河畔公園,逐漸吸引觀光客來到愛河旅遊觀光;1948年,陳江潘先生在中正橋附近經營划船所,並請人命名為愛河游船所,某日的颱風將招牌吹落,只剩愛河兩字,當時又有情人於此殉情,新聞記者報導成『愛河殉情記』,於是成為了高雄人對愛河認知記憶。
2011-07-23 共249張
高雄市左營地區原名萬年縣。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逐退荷蘭人,並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萬年縣治設於前鋒尾,衙署在今左營舊城內。左營萬年季源於在地廟宇的宗教慶典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慈濟宮的「迎火獅」。活動火獅代表物原為慈濟宮所有,其前身為保生大帝之坐騎-
2009-11-03 共277張
高雄12號碼頭原是一個散裝貨輪碼頭,但隨著貨櫃輪興起而逐漸沒落,以致逐漸荒蕪閒置。有別於其他已整建規劃完成的碼頭,12號碼頭最大的特色在於以雪白風帆為主題,結合花卉構成的藝術設計,由位於愛河的出海口處,因此雙座風帆的造型將會分別對著高雄市區及旗津渡輪碼頭,藉此象徵高雄市與海港對話,並且為了節約能源,在風帆上面將有太陽能發電板與發電量顯示器的裝置。
2010-02-24 共32張
路竹鄉原為平埔族大傑巔社故地,舊名半路竹,其名稱可能於清康熙年間出現的,說法有二:一為此地離安平約20里,離鳳山約26里,約在其半路,加以此地竹木茂盛,為往來行旅歇息納涼之地,故名「半路竹」;二說是半為「絆」台語之諧音,認為此地竹木茂盛,阻礙交通,行旅往來不便,故稱「絆
2015-08-17 共7張
湖內鄉位於台灣高雄縣的西北方,北邊隔著二仁溪與台南市南區、台南縣仁德鄉相望,西側與茄萣鄉相鄰,東邊與南邊緊貼路竹鄉。湖內雖屬高雄縣,但由於緊鄰臺南市,當地居民無論工作、就學多赴臺南市。本鄉亦屬台南都會區之一部分。
2015-08-17 共4張
柴山,又稱壽山,舊稱打狗山、打鼓山,位於高雄市鼓山區,可說是高雄的寶庫,也是高雄綠色運動的啟蒙地。柴山有完整的天然林相和特殊的石灰岩地形景觀,此區,原本屬於軍事保護區,在長期管制下,意外的完整保護了台灣獼猴的棲地,為彌猴提供了棲息、避敵和繁衍的絕佳處所,亦為高雄市最具特色的指標。不論是北柴山的『雅座』,或南柴山的『七蔓亭』,使柴山演變成一特有的文化----『奉茶』文化,接受奉茶精神的洗禮後下山,你思想會打從『心』裡作些改變。
2011-07-23 共97張
高雄市是台灣的海洋首都,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麗港灣及現代化城市。而其所屬的旗津,更彷如遺世獨立的海角一樂園,可以稱得上是高雄的觀光旗艦,島上唯一的一座旗尾山,正巧外觀就像一艘超大型的船艦。搭乘渡輪前往旗津只要幾分鐘的航程,城市與港灣的浪漫風情盡收眼底,狹長型的島嶼幾乎
2019-01-09 共21張
雙流森林遊樂區位於獅子楓港溪上游兩大源流交匯點而得名,擁有壯麗的河谷景觀,其中最有名的是雙流瀑布,聲勢浩大,激起迷濛的水霧,宛如世外桃源。全區最高點帽子山,四週視野遼闊,是觀賞眾多鳥類飛翔的好去處。在蓊鬱的熱帶雨林植物中,更處處可見130種彩蝶翩翩起舞,是從事森林浴再好不過的樂土。
2009-05-16 共30張
梓官是台灣烏魚重要產地之一,在民國90年率先推出首屆烏魚節系列活動,精心策劃的活動內容吸引眾多觀光人潮,帶動蚵仔寮成為知名的觀光漁市,烏魚節隨後更結合高雄縣沿海5鄉鎮聯合舉辦海洋文化節活動,將觸角延展的更深更廣,藉由全新的活動內容,打響梓官鄉為烏魚故鄉的名號,烏魚也成
2009-12-19 共17張
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出的橋頭鄉近乎已全面開發。仕隆庄的墾民為該庄西南側名叫「後壁田」的田地,於雍正末年(1730年代)已逐漸形成一個供應農家日常用品的集中地聚落,名為「小店仔」,由於地位衝要,這個緊鄰於中衝崎街西側的聚落商業漸興,在乾隆六年(西元1741年)劉良壁主修的重建台灣福建府誌中已被記載為「小店仔街」同時為方便南北來往的行人,在灌溉渠道上已跨木為橋,即小店仔橋,橋可能被修為拱形,因此也稱為「允龜橋」,而小店仔街因位於圳道北岸橋頭,因此一般百姓習慣稱它為「橋仔頭」。
2011-05-28 共106張
興達港位處高雄地區最北端之茄萣鄉崎漏灣海岸,為大高雄第二港口,並為西南海岸近海漁船之主要作業基地。當地盛產有『烏金』美譽之烏魚,為台灣主要烏魚交易中心,故稱『烏魚之鄉』或『烏魚大港』,也是國內最大近海漁港,而遠洋漁港更是遠東最大遠洋漁港。在情人碼頭,可以到具有歐洲浪漫氣氛的海濱木棧道散散步,木棧道利用高架延伸入海,並以下降式階梯塑造高差,增加休憩座椅的使用空間,不論清晨、日落、亦或夜晚,漫步或駐足木棧道上,欣賞興達港不同時段的迥異風情,是一件相當浪漫的事情。來到情人碼頭,享受浪漫的氣息,這些景點可不要錯過!
2010-07-25 共73張
大崗山寺庵、岩洞多,有「台灣佛山」之稱。其中超峰寺,早在雍正九年就已開基,依山石地形而建,日據時代,日軍將大崗山作軍事要塞地而強迫遷移下山,即今之新超峰寺,光復之後,住持率眾和尚回山,恢復舊有規模成為本省佛教聖地之一,民國48年高縣以「高縣八景」徵詩文,詩人鄭玉波以「超峰晚鐘」得首獎,內容為「樹色岡山暮,錚從出佛堂。聲喧留落日,貝誦禮空王。詠月敲何早,穿雲響更揚。世多聲待振,餘韻繞蓮鄉。」
2009-06-04 共55張
岡山鎮舊稱阿公店,荷蘭人據台前「馬加大鄂」部族於岡山形成大傑顛社,荷蘭人據台於此設立教堂傳教設立小學。鄭成功驅逐荷蘭將鎮營於本鎮前峰、後協行屯田制,屬台灣承天府萬年縣,鄭經派一位千總坐鎮岡山,開始有漢人入墾。甲午戰後,清朝割台,日本設鳳山縣阿公店辦務署,民前十二年台南、打狗間鐵路通車設站名為「阿公店驛」,因阿公店街東有大小崗山恰巧與日本本州島上岡山縣岡山市的名稱相同在當年皇民化政策下於一九二0年正式定名為岡山沿用至今。
2009-11-15 共9張
大樹鄉以前叫做大樹腳。據說在清朝時,高屏溪旁有一棵大榕樹,大樹下是民眾交換物品、買賣東西的地方。所以就稱這裡為「大樹腳」。日據時代設為「大樹庄」,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才改名為大樹鄉。 (content.edu.tw)
2011-01-02 共64張
為營造花田景觀視覺,永芳花區設計出不同顏色、品種組成的花海色帶,營造篆書水字圖樣,及晨曦朝陽圖案等各式花樣;隆園花區則利用波斯菊等設計出格子狀花區外,並在米奇賞花步道兩旁種植非洲鳳仙、粉萼鼠尾草及百日草等草花,增添遊客觀賞花氣氛;來活動現場的賓客大部分是全家總動員前來,除觀賞花卉美景外,也都進入「大花園」拍照留念。
2009-12-20 共11張